天真的快樂
時間:2017-06-23 來源:未知 作者:山東新稀寶 點擊:
編者按:高爾基在給他兒子的信中說道:“我的好兒子,要是好好生活,處處為世界留下美好,你的靈魂就不寂寞。給永遠比拿愉快。”。每個人對快樂的理解是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樂——孩子們的快樂是取得了好成績;登山者們的快樂在于他們登上了山巔;職業者的快樂是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可;銷售人員的快樂則在于又一次成功地功下一個客戶……
其實要做到快樂非常簡單,有快樂是因為有付出,只有付出了,才會感到最大的快樂。快樂是緣于心中的那份愛,快樂是一種心境,是一種愛和感恩的傳承。
今天副總經理鄭朝霞女士也對快樂作了詮釋,讓我們去看看她對快樂的定義吧!
中午出門,去取車的路上,看見一輛紅色嶄新的標志307,引擎已經發動,馬上就起步的樣子,但是一扇車門沒有關緊。我立即敲了敲其車窗,司機是一位三十來歲的男士,搖下玻璃,詢問的眼光。我說:后門沒關緊。對方立即笑了,松開安全帶去關門……
待我發動了車子,一上路的剎那,產生了一股非常快樂的情緒。這種情緒,讓我感覺到,陽光是如此的溫情,微風是如此的煦暖,空氣是如此的舒爽,以至于路邊的一草一木,店面人流,都呈現出一股濃郁的暖色調。
我想:這種快樂的情緒,就是“助人”的回報。
在我的腦海中,有一幅畫面,非常清晰,以至于二十年后的今天,仍然能夠比較完整地描述出來:那是1987年的夏天,在魯西北鄉間的一條土路上,一位滿臉滄桑的老農民吃力地拉著一輛平板兩輪車去糶糧,車上堆滿了一麻袋一麻袋的沉重的糧食。在那個時代,據我所知,很多家庭都是用畜力干這活兒的,偶爾富裕一點的家庭有機動三輪車。道路坑坑洼洼,老農民滿頭是汗,衣服都濕透了。前面有一段上坡路,他非常用力,但是兩次努力都失敗了,車輪向前幾步就回滑。這時候,一個10來歲的小姑娘,大大的眼睛,瘦小的體型,扎著兩根細細的小麻花辮,背著一個小碎花布書包,跑過來,雙手搭在車后方,弓起腰來,全力以赴地幫忙推車,一二一、一二一,終于,平板車上了坡,緊走幾步,就穩穩地停下了。老農民擦了擦臉上的汗水,又在衣服上擦干了雙手,拍了拍小姑娘的頭,說了一句話:你是一個好孩子!
那個小姑娘,就是我。
現在想起來,我不知道我在上學路上去做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,以及當時的心理狀態如何,反正我看見他拉不動車子,我就立即去做了。我記得如此清晰的原因是,“你是一個好孩子”這句話和后來蹦蹦跳跳上學路上以及接下來好幾天的快樂。
逐漸長大了以后,以現在成年人的眼光來看,我想:一個瘦小的10來歲的小姑娘,能有多大力氣去幫助推車,而且還“成功”上路了?那次上路,其實是農民老伯自己積蓄的力量的結果,因為那時候,我太瘦小了,抱10公斤的東西都走不了幾步遠。
但是在當時,我卻認為:我干了一件好事,一件大事,一件和我自己利益(那時侯不會用這個詞,就這意思吧)無關、但是對別人很有用的一件事!
從那個時候開始,就逐漸養成了習慣。
高三的一天,我騎著自行車去上學,路遇一位年輕的媽媽,自行車后座上綁著一個小木椅,里面一個一歲多的幼兒。我看見小木椅一條腿和車架之間捆綁的縛帶已經松弛,椅子向外側傾斜著。我打招呼:嗨,小椅子快掉下來了!年輕的媽媽趕緊下車,臉色都變了。確認后,對孩子說:說謝謝阿姨!孩子太小,還不會說話,但是拉長了聲調,發出了“咦”的一聲,好像有疑問,我們都笑了。
接下來我繼續趕路,快樂地如同10來歲的孩子。我想:我從“姐姐”演變到“阿姨”了,馬上就高考了,真是成年人了,但是竟然還有如此天真的快樂。
后來上大學,后來工作,我從魯西北一個縣城,到一座沿海城市,再到一座省會城市,期間無論是出差,還是旅游,去過很多很多地方,見過很多的風土人情,有很多的朋友和同事,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我的視野、思維方式也逐漸發生著變化;但是有一種情緒,多年以來始終未變,那就是“助人”的快樂。
前幾天去中心醫院體檢,出來后取車,路非常窄,僅夠一輛車通行,一位年長的女大夫,手提一個盛滿藥品的塑料袋,急匆匆走過來,一看到有車,立馬站住,退到路邊;我踩住剎車,一揮手,示意請她先過,她第一反應是驚訝,隨即對著我笑了;在她走過去后,我的心底涌起的,仍然是這種天真的快樂。
我的寶寶才兩歲,但是動輒就會說:媽媽我來幫忙好吧?媽媽讓我來幫你個忙!比如在我疊衣服的時候,拖地的時候,她都會全心全力地參與。盡管她的幫忙很大程度上是添亂,但是我對她的善意的幫忙,總是回饋鼓勵:真是懂事的好寶寶,真是能干的好孩子,有了寶寶的幫忙,媽媽真是太幸福了!
我是一個平凡的人,但是我很快樂。
因為,我的快樂很單純,而且會很久遠。